纸袋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纸袋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化民成俗的社会人生智慧

发布时间:2020-07-13 19:59:00 阅读: 来源:纸袋厂家

图为郑州留余堂

打开百度和google,输入“留余”两个字,大量的话题、新闻和资料扑面而来。仅百度上相关新闻就有约27200篇。“留余”,这一传统文化的瑰宝,正在网络内外形成关注、研究和实践的热潮,在海峡两岸三地广为流布,在很多地方已经逐步成为一种共识、一种行为准则,演化成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。

一本启迪深远的人生大书

留余思想,作为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,最早可上溯到先秦时期。《易经》中讲,“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,天地盈虚,与时消息,而况乎人乎!”《道德经》第九章指出,“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。揣而锐之,不可长保。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。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”这些源自人类文明轴心期的深长智慧,蕴含着适可而止、留余忌尽的道理,深刻阐释了留余是作用于世道人心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,至今仍指引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。南宋士人王伯大的《四留铭》,则因对留余思想更为生活化、具体化的解读,使留余思想广为流布,为更多的人感知。

《四留铭》曰:“留有余,不尽之巧以还造化;留有余,不尽之禄以还朝廷;留有余,不尽之财以还百姓;留有余,不尽之福以还子孙。”

在历史上,巩义康百万、苏州潘世恩、梅州张资平等世家望族都建有“留余堂”,将“留余”作为昌家兴业修齐治平的家训。康百万庄园中的“留余匾”,因与其家族兴盛12代400多年的传奇息息相关而广为人知。古往今来,“留余”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青睐和推崇,如明代士大夫樊良枢将《四留铭》作为自己的座训,杨守芷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《留余存稿》,清代四川巡抚杨公善谆谆告诫下属:“留有余之财以还吾民,留不尽之力以还吾真”……留余文化更多地表现为历史风烟中的一块匾、一处碑、一座堂,以及散落在浩如烟海典籍中的片段记载,如散珠碎玉,仿佛等待着沧海桑田之后有心人的拜访与发掘。

历史的先声必然激起现实的回响。2011年12月河南省留余文化促进会在郑州成立,成为传承和研究留余文化、开展海内外留余文化交流、推动留余文化更好服务社会的平台和载体、留余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重镇。作为留余文化的重要研究成果,由牛卫国编著的《留余》问世,该研究成果秉持强烈的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,站在传统和现代交织的历史航道里,俯瞰和观察华夏文明的传统资源,探求作为一种传统价值资源的“留余”哲学理念的起源、内在逻辑及现代性创造转化的路径,创造性地在人与自然、社会生活、政治外交、生态环保、责任伦理等诸多关系中定位“留余”的文化价值,可谓填留余文化归纳整合之空白,开留余文化当代研究之先河,启留余文化广泛传播之大幕。随后,留余文化促进会通过建小学、做慈善、办论坛等一系列广受关注的活动,向社会传播和普及留余文化,对留余文化热的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2013年1月5日,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、留余文化促进会共同主办的首届留余文化论坛在郑州隆重开幕。来自我国香港、台湾和新加坡及内地的专家教授济济一堂,众多知名文化学者就留余文化进行了深入阐述及交流,国内外数十家媒体进行了报道,新华网、人民网、新浪网、搜狐网、凤凰网等纷纷转载,并迅速引发网友热议,掀起了一波有关留余文化的思想风潮,让“留余热”持续升温。

从历史到现代,从论坛到传媒,从网络到现实,从研究传承到践行公益,留余文化凭其独特深邃的文化魅力潜移默化、润物无声,日益散发出濡染耳目、直击人心的思想光芒。

已故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,手书“一生犹欠诗书债,万事终须留有余”道出了“留余”二字的深长意蕴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曾以深情的文字谈留余:“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,悠着点,慢着点,十分聪明用五分,留下五分给子孙。”李嘉诚的生意经饱含着留余思想:“和别人合作,假如你拿七分合理,八分也可以,那我们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”……

大千世界,万事万物,最忌穷极尽绝,物忌全盛,事忌全美。热闹荣华之境,一过辄生凄凉;清净冷淡之为,历久愈有意味。

参天之木,必有其根;怀山之水,必有其源。留余,这平平淡淡的两个字,蕴含着平衡共赢、因时而变、兼济天下、让利于民的理念,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精髓:取儒家“财不可露尽,势不可使尽,福不可享尽”等中庸之道,融老庄道家思想中的“无为”与“不争”等道德旨趣,汇佛家禅宗思想中的“平常”、“无执”、“不忍”等智慧菩提于一炉,深得儒道释三教之真味,凝结成一种修齐治平、经世济民的规律性认知,凸显了中原文化的独特风骨,是中华文明在化解矛盾、创造和谐的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。

一种烛照心灵的文化自觉

万物秩序,自然为源。社会发展,以人为本。从传统的“修齐治平”、通权达变、持盈保泰等营商致仕之道,到更加自觉主动地探寻如何达成人与自然、人与人、人与社会的和谐,追求可持续发展,内涵丰富的“留余”,在当代的思索和实践中与时俱进、历久弥新。

“我们不只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,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”,面对自然要“留余”,不能干“吃祖宗饭、砸子孙碗、发眼前财”的事。“和谐之美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的,它的引人之处还在于其对人有着强烈的感召力”,人际交往和谐相处,需要“留余”,将心比心,推己及人,退一步则海阔天空两全其美;锱铢必较,睚眦必报,进一步则山穷水尽两败俱伤。“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”这句名言,让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同,生活在人们尊敬中的慈善家,比孤独地占有银行卡僵死数字的守财奴要更体面、更快乐。富裕之后要回报社会,“饮水思源”、“富而好礼”、“乐善好施”等古训,正体现在许多人的爱心善举中。

辨其现象,析其真谛:留余是因也是果,势不可用尽,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,人与自然相融共生,定能改善生态环境;留余是出世也是入世,利不可赚尽,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,人与人和谐相处,定会增加友善和幸福;留余是取也是舍,福不可享尽,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,人与社会协调共进,定然呈现欣欣向荣。

留余,是调适生存和发展坐标的神奇枢纽。万物循环往复,世事沧桑变幻,人生沉浮不定,留余时时处处启迪人们:“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,柳艳花浓处要着得眼高,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”,促人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,人生低谷要奋起直追,行到高处须戒骄戒躁,遵循生活的辩证法,知进退,明得失,自警自砺,顺势应变,因时而动,让留余成为矫正人生航向的航标,改变命运走向的支点。

留余,是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无尽交流。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态度和幸福的平衡取舍,存乎于“留余”之间。留余既不清心寡欲,也不穷奢极欲。留余是建立在富足知足之上的,鼓励人们去创造、去进取,但同时告诫取之有度,用之有节,努力在物质和精神的天平上促成一种动态的平衡,增添获取幸福的砝码。

留余,是天道与心灵之间无声的对话。“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孰能有余以奉天下?唯有道者。”留余,强调入世的行动、出世的心态、奉献的情怀、包容的智慧、旷达的胸襟、静适的境界,是返璞归真、明心见性的心灵钥匙,是臻至内心和谐的有力指引。

以冷静智慧掌控抉择,以平和淡定面对得失,以天人合一追求和谐,留余这些特质,本质上是对真善美矢志不渝的追求与实践,体现了追求平等、大爱无疆、开放包容的现代价值,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脉相承,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致的,符合现代发展潮流。更自觉、主动地关注、研究、促进、发扬光大,不仅可以为核心价值体系补充极其有益的建设性资源和营养,还可以助力建设全民族的共同心灵家园。

上个世纪30年代,鲁迅先生曾担心,“人们到了失去余裕心,或不自觉地满抱了不留余地心时,这民族的将来恐怕就可虑。”因为“在这样‘不留余地’空气的围绕里,人们的精神大抵要被挤小的。”上个世纪80年代文化寻根热之际,梁漱溟先生在《这个世界会好吗?》中认为,人类面临三大问题,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,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,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。当社会发展和物质文明到了一定的阶段,促进精神的丰满,实现人心的和谐,留余文化正可以大放异彩。

越是盛世,越能彰显留余的时代价值。当前,随着“留余”日渐进入人们的视野,如汩汩清泉浸润人们的心灵,一种可贵的“文化自觉”正在蓬勃生长。留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,也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将包括留余文化在内的优良中原文化渗透到每一位河南人的血脉中,“文明河南”建设就会水到渠成。

留余是一部大书,让我们百读不倦澡雪精神;留余是一方沃土,让我们如念农功躬耕心田。让留余照亮心灵,我们的视野就深邃宽广;用留余启迪行动,我们的社会就会和谐幸福。(余哲成)

鹰潭工作服设计

宣城制作西服

额尔古纳设计职业装

娄底职业装定做